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刑罚量刑

刑罚执行制度有哪些

时间:2022-06-17 11:13:23

  刑罚的执行需要看犯罪分子被判处什么类型的刑罚,只有这样才能够确定刑罚的执行机关,一般情况下刑罚都是由监狱执行的。

  一、刑罚执行制度有哪些

  (一)是将刑罚付诸实施的一项刑事司法活动。他是国家对犯罪的侦察、审判、执行刑事司法活动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是对犯罪分子实施刑法惩罚的具体施行环节;

  (二)执行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刑罚执行机关对犯罪人执行刑罚的依据必须是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所确定的刑罚。

  判决裁定

  1、已过法定期限而未提起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人民法院的判决在生效前一律不准交付执行。

  司法机关

  1、监狱,是刑罚执行的专门机关,负责执行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刑罚的执行;

  2、公安机关,负责执行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的执行;

  3、人民法院负责执行罚金、没收财产、死刑的执行。

  4、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刑罚的执行。

  刑法执行由行刑、减刑、释放三个部分组成。

  二、刑罚的执行原则

  1、教育性原则

  (1)概念:是指执行刑罚应从实现特殊预防及一般预防的目的出发,对犯罪人及社会公众进行积极教育,而非消极的惩罚与威慑。

  (2)具体要求:

  ①正确执行刑罚;

  ②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

  ③对受刑人的改造,要以教育疏导为主、以强制性的执行措施为辅;

  ④区别对待方针,根据每个犯罪人的个人性格、犯罪种类、人身危险程度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2、人道主义原则

  (1)概念:是指尊重犯人人格,禁止使用残酷处罚手段,关心犯人的实际困难,注重犯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技能教育,促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2)具体要求:

  ①从观念上把犯人当人看待,在人格上不歧视犯人,使其树立起新生的信心;

  ②建立科学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适用死缓制度,减少死刑的立即执行;

  ③生活上关心犯人,尤其对未成年犯,医治其心灵上的创伤;

  ④积极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参加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机会。

  3、区别对待原则

  (1)概念:是指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根据犯人的具体情况,给予个别处遇措施。即根据犯罪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生理状况、犯罪性质及特点、罪行严重程度及人身危险性大小等,给予不同的处遇,采取不同的教育改造方式。

  (2)具体要求:

  ①关押上,根据犯人犯罪性质不同分别关押;

  ②教育上,根据犯人认罪态度和思想改造难易,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③劳动上,根据犯人身体条件和文化程度,分配适当工种,制定合理定额。

  ④奖惩上,根据犯人的表现给予奖惩。

  4、社会化原则

  (1)概念:是指在刑罚执行过程中,依靠社会力量对受刑人进行帮教,使之易于复归社会。

  (2)具体要求:

  ①调动社会积极因素影响犯罪人。

  ②培养受刑人再社会化能力,使之适应社会。

  三、刑罚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二条 【主刑和附加刑】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种类】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刑罚执行的执行,一般是由监狱进行执行,负责执行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刑罚的执行。


高正尉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
律师执业证书号码:13601200310771255
Copyright © 201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咨询热线:13879185696
技术支持:
备案号: